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张忆东:从基金季报看重仓港股的基金是怎么做行业配置的 正文

张忆东:从基金季报看重仓港股的基金是怎么做行业配置的

来源:再造之恩网   作者:热点   时间:2025-07-05 22:40:51

炒股就看,张忆做行置权威,基金季报基金专业,看重及时,仓港全面,业配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张忆做行置

来源:张忆东策略世界

—●●●●—

1、基金季报基金持有港股的看重内地公募基金规模特征分析

1.1、2022Q2,仓港公募基金持有港股市值超过 6000 亿港元,业配占港股通持股市值的张忆做行置比重提升至28.87%,仅次于 2020Q4 末,基金季报基金而这一数值在 2018Q1 末仅为 8.35%。看重

1.2、仓港QDII、业配指数型基金之外,大部分港股通的市值由港股持仓占比较小的基金持有。1)各类型公募基金持有港股市值中,非 QDII 非指数型公募基金持有港股通市值比重实现大幅提升,持有比重由 2018Q1 末的 47.1%提升至 2022Q2 末的67.2%,与此同时,QDII 基金持有港股市值比重下降至 28.3%,港股通成为内地公募基金持有港股的主要途径。2)除 QDII 基金、指数型基金外,港股持仓占比小于等于 20%的基金是持有港股的主体,截至 2022Q2 末,这类基金持有港股市值占内地公募基金持有港股市值的比重达到 58%。

1.3、2022Q2,重仓港股基金港股持仓市值回升,此前连续三个季度下降。为了更好地了解重仓港股的基金对港股行业的配置思路,本文将重点分析港股投资市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大于 60%的公募基金,并在下文中将其统称为“重仓港股基金”。

2、重仓港股基金行业配置思路

2.1、重仓港股基金行业配置整体思路:围绕港股通行业市值结构波动。1)除金融业明显低配外,其余行业超配比例在-10%~10%区间内波动,表明基金行业配置结构整体围绕港股通行业市值结构波动。2)行业超配比例变化与行业行情表现整体呈现出正相关关系,能源、电讯、金融等行业正相关关系更强。

2.2、A 港股风格配置比较:金融地产周期配置趋势同步;科技消费趋势不同,因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对比主动偏股公募基金 A 股风格配置和重仓港股基金港股风格配置,可以发现:1)科技成长:2021 年之前,A 股港股科技成长配置比例呈现出同步上升趋势,但 2021 年受产业政策等因素影响,配置趋势背离;直至2022Q2,配置比例再度同步提升。2)消费:2018 年以来,港股消费风格配置比例整体向上,而 A 股消费风格配置比例则呈现出波动下行的趋势。主要是由于 A 港股消费细分行业结构差异较大,使得 A 股消费风格中以白酒等食品饮料配置为主体,而港股消费风格中除食品饮料外,纺服、汽车、零售等非必需消费配置是主体。

2.3、2022Q2,重仓港股基金行业配置基本情况:消费、科技、医药配置比例回升;科技超配比例处于历史低位,金融低配比例接近历史高位。2.3.1.行业配置角度来看,2022Q2 重仓港股基金行业配置比例中,消费环比提升 2.3pcts 至 26.7%,资讯科技提升 0.9pcts 至 25.4%,医疗保健提升 2.5pcts 至 8.3%。2.3.2.从超配情况来看,1)资讯科技超配比例处于历史相对低位:资讯科技超配比例自 2019Q4 后有所收窄,2021Q3 超配比例甚至达到-1%,2022Q2 回升至 3.9%,仍处于历史相对低位水平;2)金融低配比例接近历史极值:2022Q2 末,金融仍是低配最严重的行业,低配比例环比略有缩窄至 15.7%,但仍接近 2018 年以来的最高水平;3)地产建筑低配比例再度扩大:2022Q2 末超配比例由 2022Q1 末的-0.04%再度下降至-1.5%;4)消费(10.9%)超配比例整体相对稳定,公用事业(-3.6%)始终处于低配状态(括号内为超配比例)。

3、重仓港股基金的重仓股分析。比较重仓港股基金与全部公募基金港股重仓股的差异:1)TOP1 重仓股不同。2022Q2,美团取代腾讯成为公募基金的港股第一大重仓股;而在重仓港股基金中,腾讯仍为第一大重仓股,但美团与腾讯的持股市值差距环比明显缩小。2)重仓股 TOP20 中,重仓港股基金持有更多的金融(、)、医疗保健(、)标的;全部公募基金持有更多公用事业(、)、汽车(、理想汽车)标的。

风险提示:本报告为数据整理报告,不构成任何对市场走势的判断或建议,不构成任何对板块或个股的推荐或建议,使用前请仔细阅读报告末页相关声明。

—●●●●—

—●●●●—

1、持有港股的内地公募基金规模特征分析

1.1、公募基金持有港股市值超过 6000 亿港元

公募基金持有港股占港股通持股市值的比重大幅提升。自 2014 年开通以来,截至 2020 年 7 月 22 日,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 2.06 万亿元人民币。近年来,在中国社会财富向权益资产配置的大趋势下,公募基金蓬勃发展,公募基金持有港股占港股通持股市值的比重大幅提升。截至 2022Q2 末,公募基金持有港股市值为 6608 亿港元,占港股通持股市值比重为 28.87%,仅次于 2020Q4 末,而这一数值在 2018Q1 末仅为 8.35%。

1.2、QDII、指数型基金之外,大部分港股通的市值由港股持仓占比较小的基金持有

非 QDII 非指数型公募基金持有港股通市值比重实现大幅提升。分类型来看,截至 2022Q2,各类型公募基金持有港股市值中,QDII 基金持有港股市值占比为28.3%,非 QDII 的指数型基金持股市值为 4.4%,而其他基金持股市值占比达到67.2%。2018 年以来,非 QDII 非指数型基金持有港股市值比重大幅提升,持有比重由 2018Q1 末的 47.1%提升 20.1 个百分点至 2022Q2 末的 67.2%,虽然 2021Q3以来有所下滑,但截至 2022Q2,仍是持有港股市值比重最大的基金类型。非 QDII非指数型基金比重提升的同时,QDII 基金持有港股市值比重由 49.8%下降至28.3%,也反映出港股通成为内地公募基金持有港股的主要途径。

除 QDII、指数型基金之外,港股持仓占比小于等于 20%的基金是持有港股的主体。截至 2022Q2 末,除 QDII 基金、指数型基金,港股持仓占比小于等于 20%的基金持有港股市值占内地公募基金持有港股市值的比重高达 58%,是 2018 年以来的最大值;而持仓占比大于 60%的基金持有港股市值占比近年来呈现出不断下滑的态势,截至 2022Q2 末,仅为 10%。

所有股基中港股投资市值占股基资产净值的比重,自 2020Q2 起大幅提升,2021Q2末高达 14.0%,此后连续三个季度下滑至 2022Q1 末的 10.5%,2022Q2 提升至12.5%。

1.3、2022Q2,重仓港股的基金持有港股市值回升,此前连续三个季度下降

由上文分析可知,大部分公募基金仍以 A 股配置为主,分析全部公募基金的行业配置得出的结论更贴近对于 A 股行业的配置思路,而不是港股。因此本文将重点分析港股投资市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大于 60%的公募基金(不含 QDII 基金、指数型基金),以便更好地了解重仓港股的基金对港股行业的配置思路。[注:下文将港股投资市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重大于 60%的公募基金(不含 QDII 基金、指数型基金),统称为重仓港股基金。]

近年来,重仓港股基金数量大幅增长,由 2018Q1 末的 23 只,提升至 2022Q2 末的 87 只;重仓港股基金中港股通的投资市值,由 2018Q1 末仅 262.6 亿元,提升至 2021Q2 末的 970.3 亿元。2022Q2 港股通投资市值回升:2022Q2,重仓港股基金数目提升至 87 只,对港股通的投资市值环比增加 51.4%至 728.98 亿元,此前港股通投资市值已连续下降三个季度。

2、重仓港股基金行业配置思路

2.1、重仓港股基金行业配置整体思路:围绕港股通行业市值结构波动

整体来看,重仓港股基金中港股各行业超配比例在-10%~10%区间内波动。我们将港股通自由流通市值中各行业占比结构,与重仓港股基金持股市值中的行业占比结构进行比较,若某一行业基金持股占比高于该行业在港股通中自由流通市值占比,即为超配,反之为低配,超配/低配比例为二者之差。除金融业近年来明显低配外,其余行业超配比例在-10%~10%区间内波动,表明基金行业配置结构整体围绕港股通行业市值结构波动。

重仓港股基金行业超配比例变化与行业行情表现整体呈现出正相关关系,特别是能源业、电讯业、金融业等行业正相关关系更强。

2.2、A 港股风格配置比较:金融地产周期配置趋势同步;科技消费趋势不同,因结构存在较大差异

对比主动偏股公募基金 A 股风格配置和重仓港股基金港股风格配置,可以发现:金融地产、期行业配置趋势同步,科技、消费行业因 A 港股结构存在较大差距,配置趋势有所不同。

具体来看:

标签:

责任编辑:休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