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国家卫健委: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均衡布局

发表于 2025-07-06 06:37:08 来源:再造之恩网

截至2021年,卫健委持居民个人卫生支出所占比重由2012年的续推34.34%,下降到了27.7%。动优

近十年来,质医卫生体制改革坚持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疗资持续深化医疗、源扩医保、容下医药“三医”联动,沉和现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均衡基本医疗卫生保障网,居民个人卫生支出所占比重下降至30%以下。布局

22日,卫健委持国家卫生健康委就党的续推十八大以来深化医改工作进展成效举行发布会。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称,动优截至目前,质医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从2017年的疗资76.7岁增加到2021年的78.2岁。

中国人均寿命提升的背后,与近年来,医改重心转变,围绕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持续推动药品耗材集采和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密切相关。

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方面,米锋称,近十年来,中国全面推进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全民医保、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监管五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发挥基层首创精神,深入推广以三明医改为代表的典型经验,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截至2021年,居民个人卫生支出所占比重由2012年的34.34%,下降到了27.7%。

其中,分级诊疗制度是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构建合理的就医和诊疗格局的一个重要举措。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体制改革司司长许树强在上述发布会上介绍,近十年,该项工作已取得了至少三方面的积极进展。

进展包括: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不断增强,达到服务能力标准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占比达到53%;分工协作机制不断健全,各类医联体超过1.5万个;服务模式不断优化,建设急诊急救领域五大中心累计超过1.4万个。

“但是,必须看到的是,当前仍然面临优质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城乡、区域之间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距离群众的期盼还有比较大的差距,供需双方的利益引导机制建设相对滞后。” 许树强表示,为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将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均衡布局。

根据《“十四五”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十四五”期间将重点支持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工程,支持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省域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等3个方向的项目建设。

另据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发布的《有序扩大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工作方案》,到2022年底,基本完成全国范围内的规划布局,力争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覆盖全国所有省份。

国家发改委社会司副司长孙志诚在发布会上称,“十四五”期间,国家发改委将充分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的支持和引领作用,实施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将重点支持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

在国家医学中心的建设方面,孙志诚称,将围绕关系人民健康的全局性、长期性问题,建设若干综合类、专科类、中医类国家医学中心,形成一批医学研究高峰、成果转化高地、人才培养基地以及数据汇集平台。加快临床科研成果转化,推动解决一批药品、医疗设备、疫苗等领域“卡脖子”问题。

“中央投资对每个项目原则上支持不超过10亿元。目前已经筹备了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等等先导性项目的建设,在今年内要实质落地,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国家医学中心项目的布局。” 孙志诚明确。

除了深化分级诊疗制度,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外,解决群众“看病贵”的另一关键在于降低群众医药费用负担。

对此,国家医保局医药管理司副司长李淑春表示,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主要在两个方面降低百姓的医药费用负担:

其一,推进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以促进了药品和耗材价格回归合理水平。截至目前,国家组织了7批药品集采,平均降价超过50%,心脏支架、人工关节的集采平均降价超过80%,累计节约费用在3000亿元左右。在降价的同时,集采兑现了带量的承诺,群众使用原研药和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药品的比例超过了90%,高质量药品的可及性大幅提升。

其二,建立医保药品目录的动态调整机制。截至今年6月底,275个协议期内的谈判药品在全国18.41万家定点医药机构配备,实现了群众“买得到、用得上、能报销”的愿望。

随机为您推荐
版权声明:本站资源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国家卫健委: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均衡布局,再造之恩网   sitema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