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什么情况?保险巨头净利预减50%-60%,多家公司半年保费收入出炉!

什么情况?保险巨头净利预减50%-60%,多家公司半年保费收入出炉

时间:2025-07-08 17:38:44 来源:再造之恩网 作者:时尚 阅读:399次

随着上市险企纷纷披露前6月保费数据,什情司半以及保险行业前5月经营情况出炉,况保今年上半年保险业发展情况逐步揭开面纱。险巨

上市保险公司业绩数据往往是头净保险行业发展的风向标。从上市寿险公司表现来看,利预炉整体触底盘整,减多态势还不稳固。年保财险业务持续稳定增长态势,费收增长速度较快。入出

除了负债端调整,什情司半上半年资本市场低迷也对保险公司业绩影响较大。况保

7月14日晚,险巨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减公告称,头净经公司初步测算,利预炉 2022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减多净利润预计为42.18亿元至52.73亿元,与2021年同期相比,预计减少52.73亿元至63.28亿元,预计同比下降50%至60%。

新华保险表示,在去年同期净利润高基数的情况下,本期受资本市场低迷的影响,投资收益减少,导致本期净利润同比变动较大。

寿险业转型筑底

数据显示,2022年前6月,保费收入下降0.66%、平安寿险及健康险业务下降2.3%,太平人寿保费收入下降0.5%。新华保险保费收入则同比增长1.96%,人保寿险和健康险保费收入增长较快,分别同比上升12.3%和18.8%。

目前平安和人保披露了人身险业务细化数据。具体来看,平安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方面,个人业务和团体业务均未转正,新业务增长承压,个人渠道新业务同比下降11.89%,团体渠道新业务下降2.75%。

人保寿险的保费增长主要来源于趸交拉动。前6月,该公司长险首年趸交保费增长73.1%,期交首年下降1.6%;期交续期同比下降2.9%,短期险同比下降9.8%。

从6月单月保费来看,部分上市险企保持着增长态势,其中,中国人寿保费增长7.65%,自2月份以来持续正增长;太平人寿亦同比增长4%。此外,平安寿险及健康险业务同比下降1.72%,降幅略有收窄。新华保险同比下降11.88%,降幅比较明显。

代理人渠道转型逐步落地、规模型产品热销以及银保渠道发力或为寿险公司保费改善主要原因。但是,受到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疫情反复等因素影响,寿险新单及新业务价值增长仍存在不小压力。

车险企稳推动财险稳健增长

从上市财险公司表现来看,人保财险前6月保费收入增长9.9%,与前5月保费增速大致相当。不过,人保财险6月单月实现保费收入539亿元,同比增长9.5%,增速较上月继续回升。平安财险前6月实现保费收入1467.92亿元,同比增长10.11%,其中6月单月增长达17.87%。太平财险前6月保费收入增长2.2%,增速较前5月略有提升。

财险复苏态势在前5月已经有所显现。车险市场恢复增长是财险公司保费增长的重要因素,同时非车险业务亦维持稳健增长。以人保财险为例,今年6月,人保财险车险业务实现保费收入241亿元,同比增长8.8%,二季度以来增速持续改善。同时,人保财险6月实现非车险保费收入增长10%。

从行业整体业绩表现来看,2022年1-5月,保险行业实现原保费收入2.4万亿元,同比下降0.63%,降幅较前4月有所收窄。其中,人身险保费收入1.9万亿元,同比下降2.25%,财产险保费收入5188亿元,同比增长5.79%。

另一值得注意的现象是行业集中度提升。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净利润排名前十的产险公司净利润总和占83家产险公司净利润总和的105%,人保财险的净利润为86.54亿元,占83家产险公司净利润总和的55.89%,超过行业一半。净利润前十的寿险公司净利润总和占85家寿险公司净利润总和的265%;平安人寿的净利润为215.75亿元,占85家寿险公司净利润总和的114%。

未来,从人身险发展来看,分析认为,短期内大众客群新单销售、代理人渠道仍有压力,长期结构性机遇在于中高端市场和长期储蓄型保单及养老产业链。

从财险表现来看,车险综改的调整影响,经过一年的逐步消化已经基本释放,同时新能源车车险快速增长、汽车销售恢复向好等因素,推动车险业务恢复增长。车险走出转型低谷和非车险稳健增长的双重影响,带动财险公司业绩稳步增长。同时,市场竞争趋于激烈,行业集中度有所提升。

除了负债端调整,上半年资本市场低迷也对保险公司业绩影响较大。

7月14日晚,新华保险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减公告称,经公司初步测算, 2022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42.18亿元至52.73亿元,与2021年同期相比,预计减少52.73亿元至63.28亿元,预计同比下降50%至60%;公司2022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预计为42.15亿元至52.69亿元,与2021年同期相比,预计减少52.68亿元至63.22亿元,预计同比下降50%至60%。

公司表示,在去年同期净利润高基数的情况下,本期受资本市场低迷的影响,投资收益减少,导致本期净利润同比变动较大。

分析认为,行业正处于深度转型期,下半年主要关注资产端修复机会,中长期看好产品服务创新。在下半年负债端维持弱复苏的判断下,当前行业机会主要来自资产端改善所带来估值修复空间。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 2022中国城市95后人才吸引力排名:北京、深圳、上海居前三,佛山进入前十
  • 人民日报海外版:美西方对俄制裁加剧全球气候治理困境
  • 价格达“蔚小理”同级车型两倍 88万元的极星3卖给谁
  • 日元跌至30年低位,日本或与市场展开心理战
  • 砸钱做预制菜,营销费用大涨逾4倍!趣店单季亏损近6.5亿
  • 沙特阿拉伯宣布大幅削减石油产量,拜登警告:沙特将“承担后果”
  • 支付方式再出新花样 微信试点“刷掌支付”
  • 10月14日16时起,跨京冀公交828路暂停运营
推荐内容
  • 防沉迷政策施行15个月后:七成未成年人每周游戏时长在3小时内
  • 十年来农村学生各年龄段平均身高体重水平逐年升高
  • 股指期货全线上涨 4大指数期货主力合约均涨超2%
  • 巴菲特“黄金队友”芒格最新持仓曝光:阿里巴巴一股都没卖,稳居第三大重仓股
  • 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迎规划指引 再保险“国际板”启动 解决再保险跨境交易痛难点
  • 股价膝盖斩,腾讯“倍投”加码回购!段永平喊话:继续买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