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 投资者亏钱了:中信证券非货基公募产品三季度亏了48亿 正文

投资者亏钱了:中信证券非货基公募产品三季度亏了48亿

来源:再造之恩网   作者:综合   时间:2025-07-05 22:11:57

炒股就看,投资权威,钱中券非专业,信证及时,货基全面,公募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产品

来源:金融界

2022年第三季度,季度(600030,亏亿诊股)在管的投资17只非货基产品累计浮亏约48.94亿元,前三季度累计浮亏超90亿元,钱中券非在同类机构中表现较差。信证

分析发现,货基中信证券旗下多只产品出现在券商及券商资管公募产品浮亏榜。公募中信证券卓越成长两年持有在2022年三季度浮亏20.19亿元,产品位列浮亏榜第二。季度另外,中信证券臻选回报两年持有在同期浮亏超过10亿元。

2022年上半年,中信证券在管的非货基合计亏损43亿元,同期机构向投资者收取管理费约1.5亿元。在投资者蒙受如此大的亏损时,基金管理人仍实现旱涝保收,是否合理?

中信证券公募产品三季度浮亏超48亿元

2022年三季度,中信证券共有17只非货币型基金产品披露季报,合计亏损约48.94亿元。

其中有4只偏股型产品损失较大,合计浮亏超过45亿元,包括中信证券臻选价值成长、中信证券红利价值一年持有、中信证券臻选回报两年持有、中信证券卓越成长两年持有。

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中信证券管理的非货币型公募基金规模超过300亿元,在券商及券商资管中规模靠前。对比同类机构三季度盈亏情况时,中信证券的总浮亏额、利润率都在行业排名垫底。

两年封闭期产品损失惨重,投资者用脚投票

2022年第三季度,在券商及券商资管非货基(不包括指数基金)亏损榜TOP20中,中信证券在管产品出现4只。

其中,中信证券卓越成长两年持有浮亏20.19亿元位列第二。中信证券卓越成长两年持有于2020年6月转型为公募化产品,产品规模约70.35亿元,在中信证券公募产品中规模靠前。

三季报显示,中信证券卓越成长两年持有A在报告期内净值回撤超21.15%,跑输业绩比较基准10.55个百分点;转型2年多以来,产品净值增长率仅为2.72%,跑输业绩基准1.53个百分点。

截至2022年11月2日,中信证券卓越成长两年持有A的单位净值,年内净值回撤达到25.15%,同类排名1941/2667。

中信证券臻选回报两年持有在2022年三季度亏损超过10亿元,该基金A类份额在第三季度净值回撤14.09%,跑输业绩比较基准4.64个百分点。

中信证券臻选回报两年持有在2020年10月转型为公募化产品。转型至2022年三季度末,该基金累计浮亏17.43%,跑输业绩比较基准7.53个百分点。

截至2022年11月2日,中信证券臻选回报两年持有A的单位净值年内回撤达到24.99%,同类排名1922/2667。

资料显示,上述2只产品均有两年持有期限制。中信证券卓越成长两年持有的首批认购者在2022年6月迎来申赎开放,2022年第三季度产品遭遇净赎回约19.43亿份。

2022年10月,中信证券臻选回报两年持有的首批认购者迎来限售期届满。目前,该基金总规模约62.34亿元,投资者后续如何选择,仍待关注基金四季报结果。

基金亏钱、基金公司赚钱,上半年收取管理费1.5亿

实际上,中信证券产品的低迷业绩已延续一段时间。2022年上半年,中信证券非货基产品累亏43.02亿元,半数以上产品出现浮亏,浮盈产品的盈利规模也相对较小。2022年前三季度,中信证券非货基产品或已累计浮亏90亿元。

投资者深度亏损的同时,中信证券仍然在收取不菲的管理费。2022年上半年,中信证券从旗下非货基产品合计收取管理费超1.5亿元。与业绩无关,基金管理人凭借管理费收入实现了旱涝保收。

2022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的意见》提到,鼓励证券、基金、担保等机构进一步降低服务收费,推动金融基础设施合理降低交易、托管、登记、清算等费用。

投资者深陷亏损泥潭,基金公司仍收取高额管理费是否合理?中信证券是否应响应号召,合理调整收费,以保护投资者权益?

标签:

责任编辑:百科